“參觀馬家浜文化博物館時,我們親身體驗了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蘊。觀賞著一件件珍貴文物,仿佛穿越了時空,與那個遙遠的時代對話……”講臺上,浙江省嘉興大學學生、馬家浜文化博物館研學組成員譚紫若,正進行結課匯報。他帶領大家“云游”馬家浜博物館的展廳,近距離參觀館內珍貴文物和遺跡,感受馬家浜文化的魅力。
馬家浜文化博物館研學組
日前,經(jīng)過一學期的深入學習和實踐探索,嘉興大學“江南文化漫游”課程順利結課。該課程將地方優(yōu)秀文化資源與大學生德育教育有機融合,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德育教育做深做實、做活做透、做新做精。
嘉興地方文化德育資源圖譜
開課前,課程組認真梳理了嘉興市豐富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從中挑選了8個嘉興優(yōu)秀文化資源,通過挖掘故事、挑選案例、編寫講義的形式,打造了《馬家浜遺韻:江南史前文化的傳承與啟迪》《文學之盾:茅盾與現(xiàn)代中國文壇》《富裕共享: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路徑探索》等8節(jié)課程,內容涵蓋歷史、文學、藝術、工學、經(jīng)濟學、管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課程吸引了學校120余名大一新生報名。
在研學實踐中,學生們前往嘉興市博物館、朱彝尊故居、茅盾故居、金庸故居、沈鈞儒故居和馬家浜文化博物館等多個具有代表性的實踐場所進行研學。研學讓學生們對腳下這片土地產(chǎn)生了由衷的自豪感,也更主動和富有熱情地去探索江南文化。
回憶沈鈞儒故居的研學之旅,鄭舒暖說道:“在老師的帶隊指導和講解員的介紹下,我們逐漸領悟了沈鈞儒先生‘懷忠抱義 守正志遠’的精神。這給我們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帶來了精神上的鼓舞和價值觀的指引。我們每個人都很珍惜這次研學機會。”
參加烏鎮(zhèn)研學之旅的唐睿說:“走在烏鎮(zhèn)的青石板路上,一磚一瓦都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內涵。我們探訪了茅盾先生故居,深入了解了茅盾先生的生平事跡和創(chuàng)作歷程,深切體會了他所傳播的文學精神。”
學校教學督導委員會認為,“江南文化漫游”課程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校園生活,也為他們的個人成長提供了寶貴機會。通過該課程,學生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傳承江南文化,也能將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相互聯(lián)系,為未來開展學術研究和社會服務打下堅實基礎。
小組結課匯報
課程負責人郭雅靜表示,這門課程是學校“嘉興地方文化德育資源圖譜”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共有19個子項目。“在前期集體備課過程中,我們意識到學生對地方文化的認知存在不足,當前嘉興優(yōu)秀文化資源與德育教育的融合應當進一步深化,因此我們萌生了開設專門課程的想法。在結課環(huán)節(jié),我們布置了制作視頻作業(yè),鼓勵學生們以自身視角介紹嘉興優(yōu)秀文化資源,讓他們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深入的文化體驗,也期待他們收獲更多的學習成果。”
未來,課程建設小組將持續(xù)深入挖掘嘉興三大文化資源中蘊含的德育元素,不斷貼近學生需求,創(chuàng)建教育教學資源與平臺,進一步開發(fā)資源圖譜、資源數(shù)據(jù)庫與數(shù)字化教材,形成一整套可讀、可看、可體驗、可調研的德育教育教學資源和實踐教學基地,有效支撐課程建設,提升課程教育教學質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