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3年后,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劉倩,獲得重慶大學第六屆“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稱號。
在重慶大學這所綜合性大學,學生們接觸最多的是專業(yè)課老師,思政課老師能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劉倩感到有些意外,卻也在意料之中。
劉倩的思政課,有鮮活有趣的案例作為課堂素材,有彈幕發(fā)表的現場課堂體會,是大受學生歡迎的真實的思政課、接地氣的思政課、探討性的思政課。
高校要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什么樣的思想引領人、用什么樣的文化涵養(yǎng)人,關系著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需要系統(tǒng)擘畫、協同推進。
多年來,重慶大學關注并緊扣當代青年特點,在探索與實踐中不斷拓展思政工作路徑、豐富思政教育內涵、激活思政學習資源,為青年學生構建起“大思政”教育生態(tài),著力培養(yǎng)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5月22日上午,2023第四屆“全國主流網絡媒體重慶教育行”走進重慶大學,來自全國40余家主流網絡媒體記者實地探訪重慶大學“大思政”建設和“三全育人”綜合改革。
強化政治引領
擦亮一流人才底色
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必須堅持鮮明的政治方向。
為此,重慶大學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價值塑造,唱響立德樹人“主旋律”。2018年,教育部啟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重慶大學入選全國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近年來,重慶大學科學統(tǒng)籌各領域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不斷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積極構建思想政治工作體系,逐步建立完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
聚焦育人環(huán)節(jié),制定《十大育人體系建設方案》,明確舉措任務262條。聚焦重點育人場所,制定《六大育人陣地建設方案和綜合改革示范區(qū)(虎溪校區(qū))建設方案》,明確舉措任務117條,橫向打造教室、實驗室、圖書館、宿舍、食堂、場館六大育人陣地和虎溪示范區(qū),將工作延伸至學生主要聚集的各場域和學校各區(qū)域。聚焦育人功能,梳理凝練教學、科研、實驗技術、管理、服務、研究生導師、輔導員七類崗位育人職責,校內各單位梳理形成本單位各類崗位育人職責,推動育人職責納入職稱評聘、績效分配體系,著力將育人責任壓實到學校各崗位,打通全員育人“最后一公里”。
2022年4月,重慶大學入選“一站式”學生社區(qū)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自主試點高校,以重慶大學虎溪校區(qū)為試點,在體制機制、經驗舉措、方法辦法上積極探索,重點開展黨建引領、隊伍入駐、學生參與、條件保障等方面工作。
深化課程思政
突出一流人才特色
重慶大學積極探索深化課程思政建設內容、途徑及有效載體,系統(tǒng)梳理各類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營造門門有思政、課課有特色的濃厚氛圍。
針對公共基礎課程,實施專家領銜制,組建名師教學團隊,鼓勵跨校聯合授課;結合地域特色,建設《紅巖精神》《大國工匠》等特色課程;開設《文明經典》課程,引導學生在世界文明宏觀視野中把握世界大勢,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邏輯。
針對專業(yè)教育課程,融入家國情懷、社會責任、科學家精神、人文精神、職業(yè)素養(yǎng)等元素,整理編撰《課程思政教案集萃》,認定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42個,獲批市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46項,《數理統(tǒng)計》《土建概論與研討》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4位教師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
針對實踐類課程,注重知行合一,深入推進實踐教學改革,1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社會實踐一流本科課程;推行“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以“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樹聲行動、志愿服務啟邦行動、社會實踐熔爐行動、深造就業(yè)揚帆行動“四大實踐行動”為載體,大力拓展實踐育人平臺,引導大學生在實踐“大熔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鍛造過硬本領
彰顯一流人才成色
重慶大學圍繞服務新時代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聚焦國家科技攻關關鍵領域,突出價值引領,打造“啟航計劃”“遠航計劃”“使命行”軍工單位專項社會實踐等品牌活動,向重點國防軍工單位輸送高層次人才。經過多年培育,投身國防軍工建設的畢業(yè)生人數逐年上升。2022屆畢業(yè)生中,近700人簽約國防軍工單位。學校積極鼓勵引導青年學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yè)。2018年以來,每年60%的畢業(yè)生選擇扎根西部地區(qū),其中1500余畢業(yè)生到西部和邊疆地區(qū)基層、鄉(xiāng)鎮(zhèn)成長鍛煉。服務人民、奉獻國家已成為重慶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的主旋律。
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學校作為首批“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迸嘤齽?chuàng)建單位(僅10所)通過驗收,成功創(chuàng)建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全國累計89所高校),入選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心承建單位(全國20個),入選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網絡育人精品項目(全國100項),鑄就了一批教書育人楷模,其中鮮學福院士獲全國“最美奮斗者”稱號,袁利老師獲全國“最美輔導員”,蔣興良教授獲“全國最美野外科技工作者”,廖強教授團隊、李百戰(zhàn)教授團隊獲“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