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以國際暑期學校打造國際化辦學新亮點

    發(fā)布時間:2024-04-16 作者:吳思源 吳凌奇 趙陽平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神州學人》

    國際暑期學校作為來華留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傳播中國聲音、弘揚中國文化、展示中國形象的重要作用,同時,也為高校拓展優(yōu)秀國際生源渠道、提升學校國際化辦學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高校依托國際暑期學??梢晕嗟膰H優(yōu)秀學生和知名學者來校學習交流,加強同世界各國知名高校的交流互鑒,充分彰顯辦學精神、展示學科特色、傳播校園文化、樹立學校形象。國際暑期學校在我國起步較晚,因此,加強實踐探索,完善國際暑期學校招生培養(yǎng)體系,對進一步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和推動“雙一流”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高校應加強國際暑期學校建設,完善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增強辦學特色,建立品牌項目,充分發(fā)揮國際暑期學校在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新征程中的作用,使“留學中國”影響力不斷增強。

    打造國際化辦學新亮點

    2022年,由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印發(fā)的《關于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干意見》對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合作、提升人才培養(yǎng)國際競爭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兑庖姟分赋觯剿髋c世界高水平大學雙向交流的留學支持新機制,鼓勵建設高校發(fā)起國際學術組織和大學合作聯(lián)盟,深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為人才提供國際一流的創(chuàng)新平臺。扎根中國大地、辦出中國特色的來華留學教育不僅是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承載著塑造新時代中國形象和展示中國高等教育風采的重要使命。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作為地質學科特色鮮明的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和資源優(yōu)勢,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來華留學生教育和“一帶一路”建設所需要的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堅持學術導向和國家目標,找準“一帶一路”建設與國家目標的契合點,積極主動開展國際教育合作與學術交流,打造一流短期來華留學項目,努力使國際暑期學校成為學校國際化辦學的新亮點,吸引更多“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優(yōu)秀青年學生學者來華進行短期交流和科研合作,為促進共建國家和地區(qū)文明互鑒、民心相通展現(xiàn)新作為。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國際暑期學校以學校一流學科地質學建設為引領,結合極具行業(yè)特色的秭歸野外地質實踐活動,以地學文化科普為著眼點,以培育學生面向全球的地質思維為落腳點,吸引更多全球優(yōu)秀青年學生來校深造,提升學校在地球科學領域的國際影響力。項目組織來自地球科學學院地球生物學系、地球化學系、地球物質科學系及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系的知名專家,面向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本科生及碩士研究生在秭歸開展野外地質科普與地質實踐等相關教學活動。對揚子克拉通基底變質巖以及大地構造演化、黃陵花崗巖巖石學及侵入巖構造、下古生界“金釘子”等地質現(xiàn)象進行實地考察,開展科普研學、領略地質魅力。

    嚴把生源質量 探索特色實踐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大力實施來華留學生培養(yǎng)質量提升工程,狠抓生源質量等政策導向,明確了以學院為主導、以教師為核心、以生源質量為龍頭的國際學生招生培養(yǎng)新格局,力圖最大化發(fā)揮國際暑期學校項目效益。學校通過中國地質調查局及其六大地質調查中心、協(xié)議院校、合作企事業(yè)單位、海外孔子學院、國內外教育交流咨詢公司等各種渠道,以線上說明會、網(wǎng)絡傳媒、社交媒體等多種形式,加大國際暑期學校的招生宣傳力度,積極吸引優(yōu)秀國際生源。

    此外,學校組織“全球地大國際學生招生大使團”,邀請來自不同國家的優(yōu)秀學生代表參與學校各類線上宣講會,通過其自身優(yōu)質的國際資源,為國際暑期學校宣傳和發(fā)聲,分別針對阿拉伯語、法語、西班牙語、泰語學生群體,舉辦多場招生宣傳,并在臉書、推特等線上平臺進行同步直播。在學員選拔方面,重點針對學生的學業(yè)能力、學術志趣、語言水平、綜合素質四個方面對申請學員進行線上考核,有效保證了國際暑期學校生源質量。2023年,受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支持,學校作為“China Link獎學金國際暑期學?!背修k院校,開展了以“生命演化奧秘探尋地學文化科普與野外地質實踐”為主題的國際暑期學校,項目取得了良好成效。

    學校積極探索“科普性實踐”國際人才培養(yǎng)模式,緊密聯(lián)系地礦行業(yè)實際,結合學科優(yōu)勢和專業(yè)特色,以地質學專業(yè)為載體,圍繞“工學結合”“科普性實踐”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力爭為國際地礦行業(yè)培養(yǎng)一批“具備全球地質視野”的國際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目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國際暑期學校的標準課程設置為兩周。第一周組織學員在校史館、逸夫博物館、地大國際化社區(qū)、國際教育學院開展學習交流和文化體驗,邀請地球科學領域的專家為學員講授巖石專題的系列課程,讓學員對地球生命演化的歷史進程有進一步的認識。此外,學校還將種子珠寶、珍珠開蚌、金石篆刻等科普活動以及地大特色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類課程深度融入國際暑期學校課程。第二周由地質領域專業(yè)老師帶隊,在秭歸產(chǎn)學研基地開展野外地質考察。實習期間,老師會為學員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實習區(qū)域地質概況、野簿記錄格式、羅盤使用方法等,為學員打牢野外實習基礎。在實地考察過程中,會同步講授地質遺跡資源開發(fā)、峽谷地貌景觀開發(fā)等相關課程,力爭使學生建立起從發(fā)現(xiàn)科學問題到解決問題的思維及實踐過程。

    經(jīng)驗與啟示

    國際暑期學校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具有開放性、融合性、互補性特點,對完善高校來華留學教育體系、提升師資隊伍水平、促進國際交流具有重要意義。為推動國際暑期學校在我國高校的發(fā)展,高校應加強頂層設計、完善課程建設、優(yōu)化運行管理、強化內外合作,以此不斷提升國際暑期學校辦學質量。

    加強頂層設計,將國際暑期學校的建設充分納入來華留學教育體系。來華留學教育工作在提升學校國際化辦學水平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通過組織暑期短期來華留學項目、開設國際暑期學校,高校的國際生源渠道將得到進一步拓展,校園國際化氛圍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學校應將國際暑期學校設為來華留學常態(tài)化項目,每年招收優(yōu)秀的國外高校學生來校,以持續(xù)提升學校的國際影響力。學校應加強頂層設計,把國際暑期學校充分納入學校來華留學整體教學培養(yǎng)管理體系中,通過加強部門之間聯(lián)動,形成合力共同辦好國際暑期學校。

    明確辦學定位,打造地學文化特色鮮明的“留學地大”暑期學校特色品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積極推進地球科學領域國際知名研究型大學的建設,學校以“培養(yǎng)知華友華的領袖人才以及在地球科學及其相關領域的行業(yè)領軍人才”為目標,努力構建來華留學生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齊頭并進、共同發(fā)展的來華留學生培養(yǎng)模式,聚力打造以地球科學文化為特色的來華留學國際暑期學校項目品牌。學校以國際暑期學校為平臺,以提升地球科學領域國際影響力為發(fā)展目標,全面推進教學方式與實踐模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構建地學文化特色鮮明的暑期學校課程體系,促進不同國家的青年學生之間知識與技能的交流和分享。

    因此,學校應將品牌建設納入國際暑期學校的整體發(fā)展規(guī)劃中,立足于來華留學教育的優(yōu)勢及特點,結合學校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學校的學科特色,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暑期學校品牌。

    保障教學質量,建立多元立體的國際暑期學校教學體系。為保證國際暑期學校的教學質量,學校應吸引和聘請行業(yè)領域知名專家學者為國際暑期學校授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國際暑期學校的教師絕大部分為來自地球科學學院、地理信息學院的教學名師或外籍教授等。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建立起以“文化交融、學科交叉”為特色的短期交流學習實踐模式。在教學安排方面,為解決一般短期國際交流中交流不夠深入有效的問題,學校安排了兩位在校國際學生擔任引導學長,為項目學員開展全方位深入交流與即時學業(yè)提供幫助。在課程安排方面,通過教學和實踐創(chuàng)建了“學術交流”“野外實踐”“文化體驗”相互融合的立體化教學體系,圍繞地學領域的前沿和熱點問題,通過組織專家講座、學術研討會、實地考察等方式開展教學與交流。

    此外,學校結合自身優(yōu)勢教學資源,為國際暑期學校專設了地學特色類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體驗課程,增進學員對中國文化和學校文化的理解與認識。

    融合學科優(yōu)勢,聯(lián)合搭建短期交流平臺與國際暑期學校生源基地。學校應不斷加強與海內外戰(zhàn)略合作伙伴的協(xié)調合作,努力實現(xiàn)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聯(lián)合搭建短期交流平臺,不斷增強國際暑期學校吸引力。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深度融合行業(yè)特色,全面升級與中國地質調查局以及六大地質調查中心的戰(zhàn)略合作關系,依托學校學科、人才、科研和國際化優(yōu)勢,構建新的國際人才培養(yǎng)和學術交流平臺,打造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地學合作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培訓基地。

    此外,學校應進一步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高等教育發(fā)達國家(地區(qū))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不斷拓展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建立國際暑期學校生源基地,為國際暑期學校提供優(yōu)質生源保障。

    在深入推進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精心打造的“生命演化奧秘探尋地學文化科普與野外地質實踐”國際暑期學校品牌項目,以地學文化科普與野外地質實習為主題展開,通過課程講授、野外實踐、學習交流等多種形式,為促進中外青年學者學術交流、拓展國際合作渠道、構建更緊密的命運共同體培養(yǎng)生力軍。(作者吳思源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國際教育學院國際學生招生與培養(yǎng)辦公室主任,吳凌奇、趙陽平系項目主管。本文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22年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課題[青年一般項目]: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國際地學教育來華留學招生策略研究[2022QNB11]階段性研究成果)

    來源:《神州學人》(2024年第4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免费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潮,中文字幕高清无码18勿进,免费老熟妇牲交大全视频中文,国产一级 片内射视频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