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新時代如何推進我國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

    發(fā)布時間:2023-10-16 作者:岑逾豪 來源:中國教育報

    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指高校中發(fā)生的除師生海外流動之外的所有與國際事務相關的教育活動?!霸诘貒H化”不是另外一個學習項目,而是整合性和系統(tǒng)性的國際教育實踐。

    “在地國際化”主要可以分為三類:一是與國際人員互動,包括與國外學者和留學生的交流。二是國際化課程教學,包括閱讀外文文獻、修習全英文課程等。三是利用國際化學術環(huán)境,包括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跨境合作項目等。

    從培養(yǎng)高校學生全球勝任力的角度來看,“在地國際化”的作用不可能取代也無法超越跨境國際化,跨境流動依然是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地國際化”具有受眾覆蓋面廣、執(zhí)行成本低、對外依存度低等優(yōu)勢,在新形勢下足以成為高等教育跨境國際化的有益補充。

    自1998年“在地國際化”概念問世以來,國外不斷有學者與機構將此理念付諸實踐。歐洲國際教育協(xié)會成立了100多人的特別興趣小組,舉辦年度研討會,宣傳推廣并提供培訓咨詢。荷蘭國際教育組織為開發(fā)國際化課程、實施“在地國際化”提供了策略指南。瑞典馬爾默大學從課程、教師、學生入手,制定“在地國際化”的戰(zhàn)略計劃與具體行動。美國自2003年起發(fā)布《國際化校園:大學的成功范例》年度報告,設立獎項推廣校園國際化的典型案例與路徑創(chuàng)新。2013年,歐盟出臺的《世界圖景中的歐洲高等教育》報告將“在地國際化”正式納入官方文件。

    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人才競爭的日趨激烈,特別是國家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迫切需要的尖端科技領域跨境學習機會受限,對我國自主培養(yǎng)高素質(zhì)國際化人才提出了新挑戰(zhàn),推進“在地國際化”迫在眉睫。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例,僅3%的2023屆碩士生在讀期間有跨境學術經(jīng)歷,2022屆為2%,相較2020屆的21%和2021屆的16%呈斷崖式下跌趨勢。

    與此同時,跨境國際化也給我國高校人才培養(yǎng)帶來了嚴峻挑戰(zhàn),其中既包括跨境的經(jīng)濟成本,也包括人才外流導致的人力成本,同時對跨境的倚重還會帶來心理依賴成本。為此,推進新時代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具有不可忽視的戰(zhàn)略意義。

    近年來,我國學者對“在地國際化”的理論研究逐漸起步,個別高水平大學有實踐土壤和研究數(shù)據(jù),但教育決策和實踐部門尚無政策制度、傳播渠道、交流平臺或行動計劃。在這種大背景下,已有資源難以被察覺利用、新的資源難以被開發(fā)挖掘,“在地國際化”資源暫時無法導向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

    實際上,我國高水平大學已經(jīng)具備“在地國際化”的資源與開發(fā)潛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領域特別是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積累了豐富的“在地國際化”資源,包括師生語言基礎、文獻資料、師資力量、留學生及學術交流合作等。

    當前,如何更好地推進我國高等教育的“在地國際化”?

    一是要拓寬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理念的認識。過去對教育國際化的認知大多停留在跨境交流層面,提升師生國際化素養(yǎng)的主要手段是“走出去”。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樹立“在地國際化”培養(yǎng)理念,正確認識“在地國際化”的價值,需要調(diào)整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工作重點,將這一理念融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

    二是要搭建“在地國際化”的宣傳交流平臺?!霸诘貒H化”并不是少數(shù)高水平大學的專利,目標受益群體應是整個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全體師生。有關部門可以依托專業(yè)學術機構,設立宣傳交流平臺,聚攏高教研究和管理力量,加強理念傳播和實踐指導,開發(fā)具有本土特色的實踐指南,設立獎項、匯編范例,鼓勵各類高校推進“在地國際化”,逐步與跨境國際化形成互補。

    三是要推進課程國際化。課程是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核心,課程國際化是“在地國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在地國際化”的核心舉措。課程國際化包括教學語言、資料、方法的國際化,也包括課程理念的國際化??梢詫⒖缥幕腿蚓S度融入課程內(nèi)容及學習成果,將課程置于全球發(fā)展背景下,把提升學生全球勝任力納入課程學習目標,在課程設計中融入國際化內(nèi)容元素。

    四是要鼓勵“虛擬流動”。諸多“在地國際化”資源中,與國際學生、學者的學術交流是提升學生全球勝任力較為有效的方式。近年來,信息通信技術將來自不同文化和國家的學生、學者聯(lián)結在虛擬環(huán)境中一起工作學習已漸成趨勢?!疤摂M流動”不僅是疫情防控下的短期方案,也可以成為高校落實“在地國際化”的長期策略。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教育報》2023年10月16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免费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潮,中文字幕高清无码18勿进,免费老熟妇牲交大全视频中文,国产一级 片内射视频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