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臨沂市北城小學黨總支書記張淑琴發(fā)現(xiàn),3月12日發(fā)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在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中新增了“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句話。對此,她深有感觸地說,這充分表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對進一步全方位高質量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影響深遠。
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意義重大
“在今年兩會上,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牽動著不少代表委員的心,大家熱烈地探討,積極出謀劃策?!睆埵缜僬f。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為做好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來,各項政策接連出臺?!吨泄仓醒腙P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和《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部署開展心理健康促進行動。
教育部等十七部門印發(fā)的《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標志著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今年2月,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詢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部署共同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篇大文章。
心理健康問題為何受到如此關注?
張淑琴分析,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是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應有之義。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合力關心和愛護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教育和保護好下一代,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集中體現(xiàn)。
“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僅關涉學生自己,也是影響社會穩(wěn)定和公共安全的潛在因素?!睆埵缜俦硎?,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歸屬感,進而幫助他們成長為獨立自主、積極向上的新生代力量,為社會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注入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
心理健康服務亟待補齊短板
“我們不去醫(yī)院檢查,本來孩子啥事沒有,說得好像事挺大一樣?!薄拔业暮⒆硬荒芤驗檫@個事被別人議論,診斷書肯定會影響孩子的未來?!薄?/P>
在很多一線心理教師看來,家長這樣的反應很常見。在家長中普遍存在的“病恥感”,給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現(xiàn)埋下隱患。
安徽省淮北市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心理咨詢師楊銀艷注意到,一些多子家庭注意力轉移,也容易導致孩子心態(tài)發(fā)生變化。一方面,家庭容易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另一方面,學校心理健康工作也存在不足。
全國人大代表、湘潭大學校長潘碧靈調研發(fā)現(xiàn),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不足,尤其是在中小學,很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兼職教師開展。由于兼職教師往往缺乏心理學專業(yè)背景和專業(yè)心理咨詢技能,無法承擔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學,學生的心理問題難以得到有效疏解。
多元化的成長環(huán)境,也增加了處理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難度。全國政協(xié)委員、天津市政協(xié)副主席張金英就格外關注青少年網絡游戲沉迷的問題。
在她看來,頻繁參與網絡游戲會讓學生逐漸迷失于虛擬世界中,忽視學業(yè)、社交和家庭責任,逐漸與現(xiàn)實世界脫節(jié),形成以“孤獨、緊張、恐懼、冷漠和非社會化”為特征的網絡性格,甚至產生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
多措并舉守護學生心理健康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建立“三證”全員輪訓機制(心理健康教育C證覆蓋所有中小學教師,B證覆蓋所有中小學校長和班主任,A證覆蓋所有心理教師),確保全體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保持高水準;
內蒙古組織遴選全區(qū)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建立“內蒙古心理健康志愿服務隊”,向全區(qū)廣大師生、家長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務;
……
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被寫入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在這嶄新的春天,守護學生心理健康的努力正在發(fā)力。接下來,如何進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呵護學生的心靈凈土,成為教育系統(tǒng)的“必答題”。
為了確保每所中小學至少要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東新區(qū)許灣鄉(xiāng)希望小學校長李靈建議,將中小學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備納入地方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和學校綜合績效考評,增加中小學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備在學校綜合考評中的占比。
“家校協(xié)同進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只是簡單讓家庭和學校分工合作,而是需要家庭和學校共同研究、實踐青少年心理保護,通過科學研究,明確各自相關的功能、方式、相互作用等科學問題?!痹谌珖舜蟠怼⑽髂洗髮W副校長趙玉芳看來,應充分重視家校協(xié)同在守護學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師范大學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國情調查中心主任張志勇認為,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育生活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主體價值,看見自己的主體人格。
《中國教育報》2024年03月14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