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仁愛之心,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使命
今年的全國教育大會提出,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培養(yǎng)培訓質量,培養(yǎng)造就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皹方虗凵?、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是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內容。教育是一項“仁而愛人”的事業(yè),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談不上教育。
作為一名在教學一線工作二十余年的教師,對此我深有感觸。由于工作調動,先后從事過高中、小學、初中教育工作,接觸過許許多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也有許多難忘的教育故事,這些經歷和故事時刻告訴我:作為教師,要富有仁愛之心,甘于奉獻,堅持大愛育人、仁愛施教。
還記得十幾年前遇到的一個案例。當時我剛接手一個新的初中班,班上有一個叫馬鳴(化名)的小男孩,不太合群,經常獨自一人,和其他同學很少交流,成績也一直不理想。通過家訪,我了解到小鳴同學的家庭環(huán)境比較復雜,其父母離異,他跟隨祖父母生活,平時生活中缺乏家長的關愛和指導。鑒于此,我把對小鳴同學的幫扶列為那段時間的工作重點之一。我首先和班里的任課老師們溝通了孩子的基本情況,我們利用課余時間輔導小鳴的各門功課,幫助他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同時在班級中創(chuàng)造機會讓小鳴參與各項集體活動,逐步增強他的自信心。在大家的關愛和指導下,過了一段時間,小鳴不僅成績有了顯著提升,更重要的是,他開始愿意與人交流,性格變得開朗不少,經過三年努力學習,最終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了理想高中。
“仁愛之心”不僅是新時代教育家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眾多優(yōu)秀教師、教育家群體的重要精神特質。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以“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踐行仁愛之心;中國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發(fā)起“平民教育運動”,實踐著仁愛之心;張桂梅,一位普通的鄉(xiāng)村女教師,用她的仁愛之心,改變了貧困山區(qū)無數(shù)女孩的命運,充分展現(xiàn)了教師仁愛之心的力量……他們是全國1800多萬名專任教師學習的楷模。
教師的仁愛之心,不僅僅是對學生的愛和關懷,更是對國家、民族的愛的具體體現(xiàn)。作為中小學教師,應該有胸懷教育家精神的大愛情懷,并將之照射到每一個學生身上;應該有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的精神自覺,并將這份自覺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每一次育人活動中。我們用關愛去感化學生,用耐心去指導學生,用細心去關注學生,用責任心去培育學生。教育不只是傳授知識,它還包括情感的互動和人格的塑造。我們應該竭盡全力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愛與尊重的教育氛圍,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成長的動力和方向,讓教育成為照亮他們人生道路的燈塔,讓教師成為他們的引路人。
教師的仁愛之心,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使命。作為中小學教師,我們如何用教育家精神激勵自己,去踐行一名擁有“仁愛之心”教師的責任和使命呢?
我們要讓愛“回家”,回歸教育家精神的基本要求,回歸教育初心、教育常識。比如,作為一線中小學教師,應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構建溫暖的師生關系;遵循教育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和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讓自己和學生回到應有的狀態(tài),避免因“內卷”而扭曲教育原本應有的美好模樣;對學生應一視同仁,因材施教,不唯分數(shù)論。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僅是知識傳遞的關系,更是情感交融的關系。我們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感需求,及時給予他們鼓勵和支持。同時,也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與學生建立起一種基于信任和尊重的師生關系。
我們要讓愛“持家”,堅持用教育家精神激勵自己不斷探索育人新方法、新思路。作為一線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和各項教育改革活動。為了不讓學生被刷題、考試包圍,我們應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和學生一起共同打造展示自我、鍛煉自我能力的各類大小平臺。當下中小學生普遍面臨不小的學習壓力,加之社會環(huán)境的復雜變化,不少學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衛(wèi)生問題。作為一線教師,除了開展好各項教學工作,還應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加強對心理學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一旦發(fā)現(xiàn)有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應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
我們還要讓愛“成家”,向著成為教育家型教師的方向努力。公認的教育家往往有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卓越的育人貢獻。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爭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取得好成績,努力向著成為未來教育家的方向不斷前行。具體而言,我們可以認準方向,以積極的行動為“階梯”,一步一步拾級而上,并不斷尋找與教育大家、名家的差距與不足,以更高的熱情投入教書育人工作。我們可以從研究和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做起,力爭更精準地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關注其學習需求,為學生提供更加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此外,我們還要不斷學習先進教育理念和技術,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并注重反思和總結自己的教學實踐。在多年實踐中,我們完全有可能通過不斷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逐漸成為“行家”“專家”乃至“教育家”型的教師,努力讓自己離真正的教育家近一些、更近一些。
在教育的廣闊田野上,每一位教師都是辛勤的耕耘者。在教育的道路上,每一位教師都應該以仁愛之心關愛每一名學生,熱愛自己所從事的這份事業(yè),用愛去教育和影響每一個學生,用智慧培育未來社會的棟梁之才,為他們健康、平安、快樂成長保駕護航。
?。ㄗ髡呦瞪綎|省青島市嶗山區(qū)實驗學校教師)
《中國教育報》2024年11月29日 第0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