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胡航宇)5月25日,重慶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大一學生迎來返校復學的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論課。如何吸引學生,上好返校復學的第一堂思政課,推進思政課 “六創(chuàng)優(yōu)”?學校推出“打造思政‘三課堂’”創(chuàng)新舉措,力爭將思政課真正上到學生的心坎里。
邀請“名師”指導,備好返校思政第一課。學校邀請到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標兵、重慶師范大學思政教學名師蘭桂萍到校講課。蘭桂萍以“改造我們的課堂”為題,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和教學實例,對如何打造既有理論深度,又有活力熱度的思政新課堂進行專題講座。隨后,她以“弘揚中國精神”為題,做現場示范教學,帶領全體思政課教師進行集體備課。
遴選“大師”助力,上好弘揚工匠精神第一課。學校邀請重慶市首席技能大師工作室命名專家游青山,走進一體化實訓基地,共同為機電一體化專業(yè)群的學生講授了“弘揚工匠精神 培養(yǎng)職業(yè)道德”專題思政課。
挑選“明星學生”參與,講好成長追夢第一課。在思政課教師李軍民的課堂上,曾“登上”學習強國平臺的“明星”、財經與旅游學院旅游管理專業(yè)2019級學生趙亞莉走上了講臺,以“讀回信覓榜樣,復學話擔當”為題向同學們講述了自己振興家鄉(xiāng)的追夢故事。
來自重慶市武隆區(qū)的趙亞莉,進校前已經考取旅游資格證,成為帶過百人大團的導游。在學校學習時,她不僅靜下心來學習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更是抓住每一個實踐機會提升自己。帶著讓家鄉(xiāng)走上脫貧致富路的夢想,趙雅莉在課堂上分享了她在疫情期間的故事。
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負責人介紹,“推出思政‘三課堂’,打造思政‘明星’課堂是學校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的重要舉措。旨在做好線上和線下教學的銜接過渡,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結合,探索學生深度參與思政課教學的創(chuàng)優(yōu)模式,希望通過講好抗疫故事和抗疫精神,引導學生傳承工匠精神,涵養(yǎng)職業(yè)道德和家國情懷,將自己的夢想與實現中國夢緊密相連,在平凡之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不平凡的力量?!?/p>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