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心理:想要工作和生活都兼顧,你需要常對自己說這三個字
之前做過一次演講,主題是關(guān)于工作與生活平衡。
當時我說,想做到工作與生活都兼顧,需要能對自己說三個字:沒關(guān)系。只有對自己說沒關(guān)系,才能放下負累,工作的時候徹底投入工作,陪伴孩子的時候徹底放松陪伴。
但是當時演講時間太短,我沒有來得及提到更深層的東西。沒有這些更深層的東西,沒關(guān)系就沒意義。
壓垮我們的不是累,是內(nèi)疚
當時,我之所以說起沒關(guān)系,是因為人經(jīng)常會陷入焦慮—內(nèi)疚的負面循環(huán),也常陷入相互指責的負面循環(huán)。
設想有這樣一個年輕媽媽,她叫小藍,她有一份很不錯的工作, 在一家處于上升期的大公司,時不時加班。她有一個小孩,剛剛兩歲。她很猶豫到底在工作上要有多少投入,她很希望成為事業(yè)家庭兩不誤的那種媽媽,但是她努力后多次陷入沮喪?;丶姨?,到家時孩子已經(jīng)睡了。然而實際上,相比其他同事,她已經(jīng)減少了工作量, 這樣她就很難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她也讀了很多育兒文章,知道父母的陪伴對于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她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個新時代的母親,獨立睿智,育兒方法科學,和過去那種強硬粗暴的母親不一樣。
但她不知道怎樣才能成為一個這樣的媽媽。她在工作的時候內(nèi)疚于沒有好好陪伴孩子,難以專心工作;而陪伴孩子的時候又內(nèi)疚于沒有好好工作,以至于充滿焦慮,難以好好陪伴孩子。
對這樣的小藍,我們要告訴她什么呢?
如果只是對她說,“沒關(guān)系,加班晚了也沒關(guān)系”,“沒關(guān)系, 帶娃耽誤工作也沒關(guān)系”,她是不會覺得心中好過的。
她可能會說:“這怎么能沒關(guān)系呢?明明就都很有關(guān)系。都說了高質(zhì)量陪伴很重要,總是沒時間陪伴孩子,又怎么能傳達給孩子好的教育理念?會不會親子關(guān)系也受到影響?但又不能不加班,公司最近在沖業(yè)績的重要關(guān)頭,可以說成敗在此一舉,誰升職、誰淘汰,也不過就是看這個過程里每個人的表現(xiàn)。后半輩子是成為一個平庸的女性,還是成為一個理想中的女性,也就看這幾年的拼搏了。這怎么能沒關(guān)系呢?”
如果不解決她更深層的疑慮,僅僅安慰她“沒關(guān)系”,并不能讓她釋然。
接受自己不能面面俱到
那更深層的疑慮是什么呢?
更深層的疑慮是:“我可否成為理想自我?”
在小藍的心里,無論是新時代的好媽媽,還是獨立成功的女性, 都是她內(nèi)心中非??释蔀榈睦硐胱晕?。因為對理想的認同,也因為榜樣的力量,她對自己有期許。她不甘心毫無追求地沉淪,進入死氣沉沉的遲暮人生。
她不知道,為什么這一點追求就那么難,為什么別人的生活看上去那么閃亮且云淡風輕,只有自己的生活笨拙且難以應付。
如果對小藍說,你的問題在于太完美主義,小藍肯定會大吃一驚。小藍并不認為自己是完美主義者,因為她知道自己不完美,就像知道自己不是大美女。她對自己有相當準確的認知,從來沒認為自己就是人群中最頂尖的那一個。
但如果問她,為什么晚上不能回家陪娃會讓她那么焦慮內(nèi)疚。她會說,感覺自己并沒有盡到一個好媽媽的責任。而如果問她,那又怎么樣呢?不做一個好媽媽又怎么樣?她會大驚失色,覺得難以忍受,怎么能不做一個好媽媽呢?自從孩子出生到這個人世上,她就一心一意想做一個擺脫老一輩不好的理念,擁抱新理念新方法的新時代好媽媽。
這就是小藍的完美主義。她心中對一個“干凈整潔的我”有追求。現(xiàn)實本身不足以引起焦慮。只有當現(xiàn)實和理想自我發(fā)生沖突,人才會焦慮。
很大程度上,小藍的生活支柱就在于她非常努力追求理想自我。她從人生中途才開始努力,她并非天賦絕倫,但一直認為自己有機會做得更好。她把她能做的都做了,努力學習、努力讀書、努力健身、努力學英語、努力改善談吐,她看兒童心理學書籍,也報育兒網(wǎng)課, 她按照專家指引的方向進行時間管理和情緒管理,她覺得自己已經(jīng)很接近目標了。
如果你此時跟她說:放棄吧,放棄你對理想自我的追求,你是不可能做到像你想象的那樣好的。她怎么會接受呢?她情緒一定會更加糟糕。
情緒糟糕也沒有辦法,這是僅有的解決之道。
小藍說:“我家里人總抱怨我回家晚、干活兒少、照顧孩子不周怎么辦?我解釋說我已經(jīng)做得夠多了,他們也不聽?!?/p>
我們對小藍說:“承認自己做得不夠多吧。向家里人說‘抱歉, 我確實做得不夠多,我也只能做這么多了’。承認自己帶小孩不到位, 不是理想媽媽吧?!?/p>
小藍說:“公司領(lǐng)導總是有意無意指出,如果我不能經(jīng)常加班, 就會影響升職,我解釋說我已經(jīng)做得很多了,他們也不聽?!?/p>
我們對小藍說:“承認自己做得不夠多吧。你是不可能像二十歲的單身小伙子一樣加班的。承認自己工作能力有上限,可能無法做到自己想做的高度吧?!?/p>
小藍說:“其實我要求也不高,我只是不想這么快就變成一個平庸的黃臉婆,渾渾噩噩過日子,我希望我的人生也能發(fā)光。這要求高嗎?”
我們對小藍說:“這要求不高,只是到最后,我們都會變成平庸的黃臉婆。這就是歲月的力量。只是你會發(fā)現(xiàn),平庸的生活也是可接受的。”
如果我們給小藍建議,那就是:放棄對理想自我的要求吧,放棄家庭生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吧,很多事情你做不到,就承認吧。
小藍并不想接受,因為她心里還有恐慌,不能接受拿掉理想自我之后的生活狀態(tài)。小藍并不夠愛現(xiàn)實中的自己。這時候她才發(fā)現(xiàn), 讓她最焦慮的,是接受現(xiàn)實。
而“沒關(guān)系”,是在這個時候出場的。
“沒關(guān)系”的含義不是“沒關(guān)系,做錯這點事,你也是最優(yōu)秀的”, 也不是“沒關(guān)系,做不好,也可以成為理想自我”,而是“沒關(guān)系, 成不了理想自我,也沒關(guān)系”。
其實,真的沒關(guān)系。
恐慌,常常源于對自己不希望見到的某種狀態(tài)的想象。很多現(xiàn)代女性的恐慌源于對平凡的后半生的想象。
要對自己說:“我不過是個普通人,哪里也不比別人做得更好。工作不是最優(yōu)秀的,帶娃也不比其他人更好。展望未來,我能想到的也就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p>
沒關(guān)系,其實接受這一點也沒關(guān)系。
這個時候,我們驚異地發(fā)現(xiàn),即便是接受了所有現(xiàn)實,生活也并不是麻木不仁、了無生趣,做一個普通人也并非渾渾噩噩,如同行尸走肉,內(nèi)心仍然還有柔軟的東西,時光也依然還有晶瑩閃亮的存在,頭腦中甚至有更多流動的思想。即使承認了自己沒什么了不起,天也并不是就塌了。
這才是能讓自己平靜生活的力量,也是應對工作家庭轉(zhuǎn)換的關(guān)鍵性力量。在說“沒關(guān)系”之前,更重要的是,先承認“我就是這樣了”。
承認自己的局限性吧。其實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理想自我。這個世界上,并沒有理想中的好媽媽。這世上從來不曾有一個溫柔明理、睿智溫暖、嚴厲得當、擅長教育、親切溝通,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全都是優(yōu)秀人才,并且孩子還跟媽媽的關(guān)系十分親密的理想媽媽。
我們自己也并不是想象中的新時代理想媽媽。我們的時間有限, 好多地方顧不到,孩子的心思我們并不能完全了解,他們會跟我們有隔閡。孩子身上發(fā)展出各種毛病——粗心、貪玩、壞脾氣、懶惰, 我們不知道這些都是哪兒來的毛病,只能承認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并不理想。孩子的想法不可捉摸,孩子的成績飄忽不定,與孩子的關(guān)系時遠時近。我們以為自己是理想的好媽媽,但孩子心里壓根不這么想。
這才是現(xiàn)實。接受吧。
為什么需要放棄對理想自我的追求?
在精神分析心理學里,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經(jīng)提出過一個觀點:“不需要做 100 分的完美媽媽,做一個 Good Enough Mother 就好了。”這個 Good Enough Mother 沒有特別準確的中文與之對應,直譯就是“足夠好的母親”。我按溫尼科特的原意,取“已經(jīng)不錯” 的意思,翻譯成“差不多的好媽媽”,精神科專家曾奇峰翻譯成“60分好媽媽”,我感覺有點低了,“80分好媽媽”可能比較符合現(xiàn)實。
為什么心理學大師會只提倡“差不多的好媽媽”呢?原因是一個理想的好媽媽太容易迷戀于自我的完美,從而可能讓孩子一輩子得不到真正的成長。孩子的成長必須來源于獨立,而理想好媽媽是一個為孩子做好了所有事的媽媽,所以孩子一輩子都得不到獨立。
孩子要能試錯,能有空間自由成長,能走彎路,能走錯路,能迷途知返,能破釜沉舟,能破土而出,能自成根系。孩子獨自經(jīng)歷了這一切,才能成長為一個成熟的人。但是完美的母親把一切都做好了,孩子就沒有這樣獨立的路。
更為重要的是,理想好媽媽會下意識把孩子當作自己成績單的一部分。
理想好媽媽心里往往有這樣線性的對應關(guān)系:不夠好的媽媽 = 不夠好的孩子,特別好的好媽媽 = 特別好的孩子。因為有這樣的公式,所以容易批判他人的教育,把別的孩子的不好都歸咎于其媽媽, 而與此同時,自己的孩子有任何不完美,也會歸咎于是自己教育的不完美。于是,孩子的不完美,就成了她指責自己的理由。
區(qū)分一個媽媽是把孩子當作獨立個體,還是當作自己的成績單, 就看她在孩子遇到挫折時的態(tài)度。當我們在生活里見到一個朋友遭遇人生滑鐵盧,我們會心疼:“啊,你一定很難過!”或者努力想提供幫助:“我能為你做些什么?”換成是孩子考試沒考好,把孩子當作是獨立個體的媽媽也會同情和安慰:“很難過吧?我能幫你什么呢?”但是把孩子當成自己成績單的媽媽會指責孩子:“為什么考不好?你怎么能考不好?”
于是,心里越是有“理想好媽媽 = 理想好孩子”這個公式,越是不允許孩子失敗。
這會導致什么結(jié)果呢?換位思考下就能知道,如果我們工作中遇到同事排擠、項目失敗,當我們滿心失落向父母傾訴,希望獲得同情和鼓勵的時候,如果父母的態(tài)度是:“你怎么能失敗呢?你怎么不會為人處事呢?我可不是這么教育你的!”我們會立刻感到自己像被推到了千里之外,從此可能再也不會和父母說心里話。
把孩子當作自己成績單的父母,永遠沒法真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事情。
一個人有成功的自由,也有不成功的自由。一個人有成功的可能,也有不成功的可能。只有不把孩子的成長當作自己教育的成績單, 一個媽媽才能站在平和客觀的立場上,看待孩子的人生成長。
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松綁,也給自己松綁。
安于“80分狀態(tài)”
這個世界上沒有理想好媽媽,也沒有理想自我或理想感情,任何對這些的幻想,都會帶來某種程度的失衡。
就像追求100分媽媽可能會帶來的問題一樣,過度追求理想自我,就會無休止地看到所有不理想的地方,以高標準嚴要求的名義, 否定自己,而這個理想自我住在自己的身體里,既不能像逃離家庭一樣逃離它,又沒法趕走它。
追求100分感情會讓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感模糊。曾奇峰老師描述過一個案例:一個媽媽和孩子的關(guān)系過于親密,一直都是無話不談的狀態(tài),而孩子上大學之后無法和任何人建立正常交往關(guān)系,學不會獨立,最終退學。進一步說,如果過于期望親密無間的關(guān)系, 一旦一方要求獨立,另一方不管是孩子還是配偶,都會心理悲痛失衡。
安于“80分狀態(tài)”,真的不是我們與這個世界妥協(xié)之后的無能為力。
唯有放棄掉自己營造的幻象,看清楚現(xiàn)實中自我的形狀,才可能進入真的平靜和踏實。
其實哪有什么真的工作家庭兩者兼顧!
拼命工作肯定會占用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如果我晚間有直播, 或者周末參加活動,肯定就沒辦法陪孩子了。那也不需要假裝自己是完美媽媽,直接跟家人道歉就好了。陪伴家人確實要推掉很多工作,就不要想什么都占了,直接跟工作伙伴道歉,說抱歉這件事我實在沒法做,還請你們多關(guān)照,就好了。
最重要的是,當你自己接受了自己 80 分的狀態(tài),并帶著這樣的不完美與這個世界溝通,世界也可以接受你的不完美的。
這個世界接受不了的,是你的較勁。
很多時候,我們低估了“沒關(guān)系”這個詞的力量。
還記得我女兒有一陣子愛發(fā)火,我媽媽說她身體里有一個“高高興興的小人”和一個“愛生氣的小人”。我媽媽讓她把那個“愛生氣的小人”扔掉。
后來我悄悄告訴女兒:“其實,你知道嗎,當那個愛生氣的小人出來,它是在等一句話?!?/p>
女兒問:“什么話?”
我說:“它是在等‘沒關(guān)系’。那個愛生氣的小人之所以生氣, 其實就是想等人安慰它,告訴它‘沒關(guān)系,一切都沒關(guān)系’。下次它再出來,你就悄悄告訴它‘沒關(guān)系,會好的’。”
之后,女兒很長時間都沒有再發(fā)火。
讓一個人有勇氣去冒險的,不是相信一件事百分之百能成功, 而是他能承受失敗的后果。這就是為什么有人投資更有可能成功, 因為他心里有“沒關(guān)系”,所以敢于嘗試。
當一個人全然接受了現(xiàn)實的自己,就相當于給了一切事情一個安全的底線:大不了就是現(xiàn)在這樣,沒關(guān)系。從此之后,就無所畏懼。
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做什么事都是輕盈的,你仍然可以去努力、去嘗試、去追求,但你不再恐慌了,也不再較勁了。你會發(fā)現(xiàn),只要你內(nèi)心的感受還在,什么狀態(tài)都是不足畏懼的。你甚至能夠跑得更有力量,更有沖勁。因為你成為你自己,不再需要成為任何人。
因為無畏,所以平和。
《孩子,愿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郝景芳 著,
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8月版,摘錄已獲授權(quán)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