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逢一個閱讀的黃金時代。無論你是否認可,無論你如何拒絕,這個黃金時代已經(jīng)來臨。
就讀書而言,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幾乎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且不說當時的書籍匱乏,識字的人不多,在當時溫飽還都是一個大問題的時期,讀書幾乎成了許多人的奢望?,F(xiàn)在,小學語文五年級課本里收錄了梁曉聲先生的一篇文章《慈母情深》,寫的就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個城市孩子讀書的狀況。許多老師都說這篇課文不好講。其實,不是文章不好講,而是我們老師也缺乏那種語言環(huán)境感受,我們自己都體會不到當時讀書之難、買書之困,更何況是現(xiàn)在衣食無憂的孩子們呢?試想,當時的梁曉聲先生讀書尚且如此,不要說全國近九成的農(nóng)村孩子了。識字少、無書讀,幾乎是中國幾代人,甚至上千年來中國民眾無法認識世界的巨大障礙。因為,歷朝歷代的受教育權,或者說讀書的權利始終被王公大臣、士族豪紳所壟斷。這種狀況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后,才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讓將近百分之七八十的文盲識字,讓全國的適齡兒童有書讀,讓所有的孩子能買到好書,讀到好書,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幾代人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記得20世紀80年代初,在農(nóng)村的孩子,除了書本之外,看得最多的就是連環(huán)畫。當年我家所在縣城的書店門口有不少書架,那是一種斜面的簡易木架,上面擺著一排排五彩斑斕的小人兒書,書架周圍放著大小不一的凳子。在這里,兩分錢能看一本,一角錢可以看五六本。當然,也可以蹭別人的書看。出錢的人趾高氣昂地坐著看,沒錢的人低三下氣地蹲著看,并且眼睛要好使,要看得快,如跟不上便得費盡心思地猜前面的情節(jié)。這種用紙少、成本低、普及快的方式解決了當時青少年甚至成年人無書可讀的信息饑渴期。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隨著改革開放、經(jīng)濟的發(fā)展,特別是國產(chǎn)電視機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國家集中力量拍攝了四大名著的電視連續(xù)劇,先是1983年的《西游記》,隨后是1987年的《紅樓夢》、1994年的《三國演義》、1998年的《水滸傳》。我相信,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都看過其中的一部或多部,這種電視對文學名著的傳播力與影響力是無可比擬的,甚至成為中國民眾“快速閱讀”名著的最便捷的方式。
進入21世紀,特別是網(wǎng)絡時代的到來,讓我們徹底擺脫過去幾十年單一的信息傳播途徑,網(wǎng)絡正在成為當下青少年獲取信息的主要載體。但經(jīng)過近十年的實踐,我們越來越認識到紙質(zhì)書籍閱讀的獨特性是不可替代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讓自己的閱讀回歸理性,回到原點:捧起一本久違的好書,安心地閱讀。
如果說我們幾十年前讀書最大的問題是書籍匱乏的話,那么現(xiàn)在我們遇到的問題是讀書時間太少。
經(jīng)過幾十年的經(jīng)濟積累,溫飽早不是問題,書籍的價格在我們的消費預期之內(nèi)。同時,隨著我們出版業(yè)的改革,真正激活了社會出版印刷的內(nèi)在潛能。據(jù)說全國圖書網(wǎng)站平均每天會有幾百甚至上千種新書上架。我們不能說這些都是每個人必須讀的好書,但至少給我們提供了上千種的閱讀可能。除去每年數(shù)十萬種圖書的資源外,網(wǎng)絡購書、優(yōu)惠打折已經(jīng)成為當下人們購書的常態(tài)。我們只需要坐在家里,就可以通過手機瀏覽比較各大圖書網(wǎng)站的新書,可以在十幾秒內(nèi)下單。這些新書快則一天,慢則三天,就可以被快遞員送到你的家里,這種超便捷的購書條件在之前中國的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沒有的,也是我們不敢想象的,難道這不是一個閱讀的黃金時代嗎?
就我們的教師群體而言,生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一輩教師正在退出一線教師的崗位,“70后”“80后”“90后”正在成為我國教師群體的中堅力量。他們年齡最大的不到50歲,年齡最小的不到30歲,這個年齡段正是閱讀的黃金時段,特別是50歲以內(nèi)的中青年教師。從經(jīng)濟上講,購書已經(jīng)不再是難以承受的負擔。從環(huán)境上講,教師整天與知識打交道,與學生共成長,并且新時代對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與能力時時刻刻都有新的要求,我們教師不主動學習是難以立足的。所以,作為教師,生逢這個閱讀的黃金時代應該是最大的受益者,理應成為整個社會最愛閱讀、最善閱讀的群體。特別是中小學語文統(tǒng)編版教材的普及和使用,對全社會閱讀的牽引力正在顯現(xiàn),對于那些在校是老師、回家是家長的青年教師更有一個內(nèi)在閱讀壓力。他們因此也正在成為社會閱讀的主體。
誰都知道,讀書對于教師而言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并且受教師實際工作的需要,我們的閱讀沒有界限,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包。因為,與教師同時代的孩子一樣也是這個閱讀黃金時代的受益者,我們教師正在與孩子們在閱讀的大道上賽跑!
生逢這個閱讀的黃金時代,就應該把“黃金”當作“金子”來用!我們每年給自己預留出一兩個月的工資,去購買之前想讀卻沒有讀的好書。在空閑時間里,壓縮一半刷手機的時間,壓縮一點兒吃喝的時間,把自己放進書籍中,放慢腳步,安靜地走上幾個來回,我們會發(fā)現(xiàn),只要打開書,無論是新書或舊書,它總能把我們帶入一個嶄新的空間,去認識一些新鮮的事物,產(chǎn)生一些新鮮的感悟……當我們“走”出書本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自己思想中的某個部分已經(jīng)被更換、被刷新、被擦拭、被感動,會聽到一種成長拔節(jié)的聲音。這些絕非是那些“朋友圈”所能帶給我們的。因為,那些寫書人的學識、境界、感觸、痛苦、歡樂等所有的一切,對每一個讀者來說都是嶄新的,無論是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
感謝,生逢一個閱讀的黃金時代!
(作者單位:河南省濟源市教育局)
《中國教育報》2019年09月30日第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