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嶺縣三團鄉(xiāng)九十三村是長春理工大學的對口扶貧單位。茹志彬是駐村工作隊首任書記,也是工作時間最長的隊員。2017年1月,他就正式辦理了退休手續(xù),但駐村干部的身份卻始終沒變。作為一名入黨40年的退伍軍人,他不止一次表示:“不完成任務,決不收兵!”
照片里的門道
在九十三村村部,一面鮮紅的黨旗十分奪目。黨旗旁邊的墻上,幾組照片訴說著九十三村4年來的變化。
其中的一張照片里是一對孤寡老人,居住環(huán)境極其惡劣,搖搖欲墜的土坯房里,人畜同屋。順著茹志彬手指的方向,筆者從另一張照片里看到了這對老人的現(xiàn)住所——一座新修的保障房,白墻藍瓦,寬敞明亮,跟照片中老人的笑容很和諧。
在另一組照片里,記者看到了村容變化。從“刮風一身土,下雨兩腳泥”到“燈明路凈,花紅柳綠”。在駐村工作隊的溝通協(xié)調(diào)下,村委會所在的三四隊架起了路燈,鋪上了水泥路,路邊柳樹成行、溝渠齊整,村委會四周建起了一人高的院墻,旁邊還修建了文化廣場。
茹志彬的手機里保存著很多他和老百姓一起跳廣場舞的照片和視頻,多年的扶貧工作經(jīng)歷讓他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做好群眾工作的前提就是要融入他們,如果你跟他們走得不近,你的話他們就不信?!?/P>
“一開始,覺得他們可能就是走走形式?!痹摯逦尻犼犻L高福文笑著說出了心里話,“當時村委會里啥都沒有,他們得自己洗衣服、做飯,用幾個破桌子拼在一起當床,大家都覺得他們堅持不了多長時間。”眼見村里一天一個樣,村民們終于跟駐村干部熟絡起來并開始推心置腹。
村主任姜小亮介紹說,把照片掛到墻上是他的主意?!俺运煌诰?,我要讓大家記住黨、記住理工大學為我們做的這一切?!彼麘┣械卣f。
環(huán)環(huán)相扣致富經(jīng)
李志民家是一戶典型的因病致貧家庭。2013年,女兒的一場大病,不僅花光了家里全部積蓄,還讓老李欠下了近十萬元的債。原本靠幾畝鹽堿地維持生計的一家人,生活陷入了困境之中。
茹志彬多次找到老李,鼓勵他承包學校為村里捐建的蔬菜大棚。就這樣,老李僅拿了2萬元就“坐擁”10個面積超過600平米的大棚,當起了老板。“忙的時候,至少得雇二三十人?!?nbsp;老李憨笑著說。
“承包給他的前提是大棚用工得優(yōu)先雇用貧困戶?!比阒颈蚪榻B說,這是學校結(jié)合九十三村實際走的一招棋,以點帶面,盤活資源,助推脫貧攻堅取得實效。
2016年初,駐村工作隊與村委會共同制定了脫貧工作發(fā)展規(guī)劃以及種養(yǎng)殖合作社章程。同年7月,學校黨委籌集50萬元,向村集體捐建了蔬菜大棚和養(yǎng)殖場,并先后配套58萬元啟動資金,全力支持九十三村養(yǎng)殖種植業(yè)發(fā)展。貧困戶不僅優(yōu)先享有大棚和養(yǎng)殖場的承包經(jīng)營權(quán)和務工權(quán),還能在年底拿到承包收益帶來的分紅。
今年春天,學校又給貧困戶送去了“搖錢樹”——全體教職工黨員捐款7萬多元,為貧困戶捐贈果樹1600余株,打造“一村一品”,明年就能結(jié)果賣錢。
此外,隨著黨建宣講、電商建設、產(chǎn)品采購、法律援助、醫(yī)療義診等一系列真招、實招相繼落地,較為完善的扶貧制度閉環(huán)逐步構(gòu)建起來。長春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楊玉新說,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扶貧工作提出的從“輸血式”向“造血式”轉(zhuǎn)變的要求,學校黨委著眼幫扶長效,著力激發(fā)內(nèi)生動力,夯實穩(wěn)定脫貧基礎(chǔ),切實提高貧困人口獲得感。
如今,九十三村貧困戶的腰包紛紛鼓了起來,家庭人均年收入穩(wěn)步提高,均已退出貧困序列。
電話那頭的牽掛
每天晚上,是屬于駐村干部們的溫馨時刻。
五點剛過,茹志彬接到了孫女堯堯打來的電話。聽說爺爺這周又不能回家,堯堯便不再理人,茹志彬略有不甘地張了張嘴。老伴接過電話,叮囑他按時吃藥,他輕聲應著?!绑w檢時發(fā)現(xiàn)血小板和紅白血球都低,大夫讓我住院系統(tǒng)檢查,但扶貧工作離不開,我就想先吃藥看看?!比阒颈虻莱銎渲性?。
休息室里,劉輝點開了微信視頻聊天。此時,兒子正在寫作業(yè),爺倆的話題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學習上?!八麐寢屜掳嗤恚瑺敔斈棠桃草o導不了他學習?!鄙先我荒陙?,劉輝每天就是通過電話給孩子輔導功課的。
劉厚純的視頻聊天有些揪心。電話那頭,高燒住院的兒子正在輸液,全靠愛人獨自照料。對孩子病情的擔心,幫不上忙的愧疚,讓劉厚純的情緒有些低落?!耙呀?jīng)一周了,還沒好……”一個多月沒回家的他,此刻難掩焦慮。
“為了工作,只能把家里的事先放在一邊?!比阒颈蛞贿呄床艘贿呎f道,“共產(chǎn)黨員就得有奉獻精神,就像歌里唱的‘什么也不說,祖國知道我’?!痹捯魟偮?,菜入鍋,歌聲起。茹志彬的聲音里滿是樂觀,此刻卻有催人淚下的力量……
《中國教育報》2020年03月03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