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化學習因其較強的探究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造性,更為適應線上學習情境。但線上項目化學習,是否能延續(xù)線下項目化學習優(yōu)勢,又需要作出哪些調整,仍需要實踐來回答。
北京市北京亦莊實驗中學師生以“科學戰(zhàn)疫,休戚與共”為主題,開展項目化學習,設計了三個子項目,包括對新冠病毒及疫情產生的科學理性認識、運用數學工具探究疫情數據變動的原因、討論面對公共危機事件公民該如何行動,啟動學生從認知到行動全面科學地解讀疫情。
創(chuàng)新組織形式,培養(yǎng)線上協作精神
網絡掉線、小組呼叫不暢通、群內回復不及時、溝通隔屏無表情……在項目化學習初期,問題迭出,學生學習狀態(tài)差異很大,線上合作成為最大的問題。于是學校在學習組織形式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
學生根據興趣特長,建立線上學習組織。各學習組織自主招募組員,建立并簽訂詳細的合作契約,根據小組目標規(guī)劃書,合理分工并認領任務,協調個人與小組的時間安排,保證對個人的學習和小組內任務負責。
小組共同制定“不回避問題,積極探討解決方案”的團隊合作規(guī)則。面對分歧,學生在與同伴沖突、協調、共同進步過程中,理解充分的交流、表達對建立良好、和平的合作關系的意義所在,從而建立良好的組織合作文化。
在學習過程中,小組必須協商創(chuàng)建具體的學習思維導圖、討論交流流程圖、問題解決方案路徑圖等,使每一個學習和溝通環(huán)節(jié)快速有效。要讓每個小組成員意識到,小組是每一位組員共同運轉的系統,確保高效、高質量地完成團隊目標是整個系統的最大使命,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產出對系統的運轉都有巨大的價值意義。
建立大概念,促進學生知識融合
線上項目化學習不應只著力于基本問題及具有驅動性和挑戰(zhàn)性任務的設計,而更應該觸及項目化學習的目的——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形成概念化理解。因此,在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學校提取了“理性面對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環(huán)境的問題和沖突,關注并參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人盡其力,守土有責”的大概念,并對應三個模塊,將大概念分解成每個項目模塊的大概念,以及概念統領下的基本問題、驅動任務、學習目標和學習活動設計。如此,打破了學生對學科界限的固有認識,在問題驅動下,不同學科內容作為解決問題的工具,根據需要進行恰當的融合。
面對問題,學生的真正成長是開始用多學科融合的觀點進行分析與判斷,抓住學科的主要概念和能力來解決問題,最后在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項目化成果中,展現學生對知識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和理解。
完善認知過程,發(fā)揮元認知作用
元認知是對認知的認知。線上學習由于缺乏現場感,不能在一個真實的學習場域中得到同伴的督促和教師的促進。因此,在學習鏈條中完善評估—反饋—反思—改進的認知過程,顯得尤為重要。于是,教師在學生線上學習過程中設計了表現型評估、量規(guī)、量表等,并制作了在線協作評價表和打分表。
首先,教師會針對學生提交的初步成果給出修改建議,學生修改后提交二次成果,并進行線上匯報與答辯。然后,學生、家長、教師三方共同參與,在線上匯報與答辯結束后,依據量規(guī)按指標評分,并寫出評價意見和修改建議,小組進行三輪修改。如此,方便學生在教師反饋、同伴評估和自我反思中尋求生長點。另外,學校還與學生共同創(chuàng)新推出“每日果”工具,每日對個人學習和團隊協作進行復盤,盤點收獲與成長、反思與改進。
通過工具進行復盤,有助于學生在項目化學習過程中進行總結和梳理,提取成功的關鍵要素,以形成自我激勵;通過關注他人評估反饋和個人反思改進,加強自我認知、自我反思和自我調節(jié),最終影響到今后的學習品質形成和人格品質養(yǎng)成。
(作者單位:北京市北京亦莊實驗中學)
《中國教育報》2020年05月20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