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又是一年梨花白。又有一批大師永遠地將背影留給了我們。
生于艱苦而不屈,歷盡磨難而愈強。他們大都成長于國家民族動蕩之時,國弱民貧的困頓,使他們將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的未來更緊密地連接起來。干法選煤、根瘤菌固氮、光纖通訊……他們用青春和血汗換來的科研自主創(chuàng)新,推動了共和國一步步地前進;詩譯英法、譜就中國人自己的音樂……他們堅持文以載道,以堅定的文化理論自信,讓世界與我們美美與共。
漫漫人生路,他們用不息的奮斗擦亮了生命的火燭。燭光不滅,他們的背影雖遠不逝。
文圣常:駕海馭浪為祖國
在中國海洋大學師生的印象中,您滿頭銀發(fā),身形瘦小,穿著灰色舊夾克,步履蹣跚地走在去往辦公樓的路上。
緊隨著您的步伐,師生們也在物理海洋學的路上披荊斬棘、砥礪前行。您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海洋人才。我國自主培養(yǎng)的第一位海洋學博士孫孚,獲得卡爾·古斯塔夫·羅斯貝獎的著名氣象學家、美國夏威夷大學教授王斌等,皆是您的學生。
時間退回到1944年,您從武漢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畢業(yè),來到成都的一家飛機修理廠當試用技術員。在出國交流學習時,您目睹了大海的壯闊,萌生了將海浪能量轉化為能源的想法。對海洋的熱愛和向往、對國家能源緊缺的使命感,使您在短時間內迅速從航空轉向海洋研究。
當年,您設計出了一種利用海浪能量的裝置,邁出了海洋研究的第一步。為了更好地開展試驗,您從成都一路向東,奔赴東部沿海。多年以來,您輾轉多地,利用一切機會去海邊做試驗。不論路途多么遙遠,不管遭遇多少側目,您始終帶著自己設計的裝置前往試驗現(xiàn)場。
您深知,科研不能局限在書齋里,必須應用到廣大天地間。如何將海浪研究成果轉化為現(xiàn)實生產(chǎn)力,讓研究服務于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這始終是您念茲在茲的重要問題。
20世紀70年代,我國沿海城市的改革開放,迫切需要制定出近岸工程設計和管理的標準。因此,國家相關部門啟動了《港口工程技術規(guī)范》(以下簡稱《規(guī)范》)編寫工作。您毫不猶豫地擔起重任,率隊攻關。最終,您主持研究的海浪計算方法被列入《規(guī)范》。
多年來,您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精益求精。在擔任《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英文版)》主編期間,您仔細審核每一篇稿件,哪怕是一個詞都要反復推敲,每一點疑問都要刨根問底,為的就是對作者負責、對讀者負責、對科研負責。
2007年,您不小心燙傷腳踝,傷口感染,需要做手術。術后,醫(yī)生叮囑您臥床休息。但您堅持把腿搭在板凳上修改論文,您說:“工作耽誤不得,我必須抓緊時間……”
2013年,您患上肺炎,您把辦公室轉移到家中,依舊每天工作5至6個小時。直到2019年,您已經(jīng)年近百歲,因身體不適住院治療,才依依不舍地放下工作。
您的一生,是一片丹心向祖國的一生,是春風化雨育英才的一生。您曾說:“許多人問我取得成功的經(jīng)驗有哪些,我并無什么經(jīng)驗可談,唯獨信仰愛國主義和追求科學精神,牢牢樹立健康正確的價值觀。這就是我畢生獻身于祖國海洋事業(yè)的力量源泉。”熱愛祖國,追求科學,您的精神激勵后世堅定前行。
許淵沖:美美與共饗后人
“書銷中外百余本,詩譯英法唯一人?!?/p>
因為您,中國讀者認識了哈姆雷特、包法利夫人、羅密歐與朱麗葉……
因為您,西方世界知曉了李白、杜甫、李清照、湯顯祖……
自上世紀踏上翻譯之路,您先后出版了180多本中英法文翻譯著作,您將西方名著《包法利夫人》《紅與黑》《李爾王》《羅密歐與朱麗葉》等譯成中文,將唐詩宋詞以及《詩經(jīng)》《楚辭》《論語》《桃花扇》《牡丹亭》等翻譯成英文、法文。2014年,您獲得了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
1938年,剛剛考入西南聯(lián)合大學的您,在日記中興奮地寫下:“今夜月很亮,喝了兩杯酒,帶著三分醉,走到草場上,看著半圓月,憶起往事,更是心醉神迷……”清輝之下,是您對美的永恒追求。
在西南聯(lián)大,您度過了意義非凡的四年:鉆防空洞躲炮彈,跟同學們打籃球、看電影、玩橋牌,聽茅盾、聞一多、朱自清等名家的講座課程,讀蕭伯納、柏拉圖、莎士比亞等大師筆下的世界名著。那時,西南聯(lián)大有“五大才子”,號稱“文理法工五堵墻”,其中“文”指的就是您。
1941年,在歡迎美國空軍“飛虎隊”陳納德將軍的招待會上,當時還是大四學生的您挺身“救場”,借林肯的經(jīng)典名句“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巧妙對譯了“三民主義”,化解了中美雙方交流的障礙,被傳為譯林佳話。
新中國成立時,您身在巴黎,心里始終惦記著祖國。學成后,您重回故土。在大學執(zhí)教的同時,繼續(xù)著自己對翻譯事業(yè)的熱忱。到1958年,您出版了英譯中《一切為了愛情》、法譯中《哥拉·布勒尼翁》、中譯法《農(nóng)村散記》、中譯英法《毛澤東詩詞》,成為我國將中國詩詞譯成英法韻文的第一人。
1979年,您在寫給美學家朱光潛的信中首次提出譯詩“三美”論,即譯詩應該講究意美、音美和形美這“三美”:在傳達原文意美的前提下,盡可能傳達音美,并在此基礎上盡可能傳達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齊備。而您本人,便是這“三美”原則最好的踐行者。
把一個國家創(chuàng)造的美,轉化為世界的美,是您翻譯詩歌的初衷。在翻譯中,您不僅盡最大可能保留詩歌的音韻美,更采用了外國人能看得懂的表達方式,真正實現(xiàn)了翻譯中的文明互通,架起了一座中外語言之橋。
退休以后,您仍忘我工作。晚上對您而言是黃金時段,是“高產(chǎn)期”。您堅持將自己每日的翻譯成果一字一字地敲進電腦文檔。耄耋之年,您給自己制定了“每天翻譯1000字”的工作計劃,93歲時還為自己制定了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的目標。
用永恒不變的熱情,把人們擺渡到美的世界,正如您所說:“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p>
何兆武:思想葦草永不倒
“人是有思想的動物,其他的動物對于自身的生老病死不但茫然無知而且漠不關心,而人卻需要問一個為什么——由于一個什么原因,為了一個什么目的。人生一世究竟是為什么,又是為了什么?”2003年,您在為《文化四季·生老病死叢書》作序時,論及死亡,探討了“人生的意義”,稱之為“人之所以異于禽獸的那一點兒(幾希)”。
您用生命書寫自己的意義,從教育起筆,終在教育落筆,學術自由是您的追求,您也用一生去踐行了它。
1939年,您考入西南聯(lián)合大學工學院,1940年轉入文學院,1943年畢業(yè)于歷史系,并攻讀哲學與西洋文學研究生,1946年畢業(yè)。
在您口述的《上學記》一文中,您說道:“讀書最大的樂趣在于自己精神上的滿足,這比什么都重要,而不在于是不是得到一種世俗的榮譽。”
畢業(yè)后,您曾擔任湖南第十一中學教師,北京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編目員,西北大學師范學院(今陜西師范大學)歷史系講師。1986年,您成為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也曾兼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教授和德國馬堡大學客座教授。
“沒有求知的自由,沒有思想的自由,沒有個性的發(fā)展,就沒有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而個人的獨創(chuàng)能力實際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產(chǎn)力?!睆拇耍旬吷A付于中國的教育事業(yè)。
學生時期,您曾參加“一二·九”運動,為思想解放高呼。1956年,為了響應國家“向科學進軍”的口號,您調入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現(xiàn)屬中國社會科學院),繼續(xù)為中國思想解放奮斗。在這里您參加侯外廬先生主持的《中國思想通史》的撰寫等研究工作,還在工作之余翻譯了帕斯卡爾的《思想錄》、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康德的《歷史理性批判文集》等作品。
您的思想與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傳達的自由思想相碰撞,您的這本譯作也成為經(jīng)典,讓“公意”這一概念在中國學術界廣為流傳。
1985年,清華恢復文科專業(yè),您回到了清華園,還是講授思想史。三五個研究生,一兩個青年教師,圍在您身邊一起討論。您也給本科生授課,與其說授課,還不如說是談話和演講。談“中學”與“西學”、傳統(tǒng)與近代化、“五四”與中國啟蒙、共性與個性、關照與超越。這些談話,都收在《文化漫談》中,繼續(xù)為世人訴說您的思想。
您說:“幸福最重要的就在于對未來的美好的希望,一是你覺得整個社會、整個世界會越來越美好,一是你覺得自己的未來會越來越美好。”您將自己與社會緊密相連,是小我至大我的超越。
1999年您出版了隨筆集《葦草集》。書名來自帕斯卡爾的名言。您將自己比作有思想的葦草,這根葦草柔軟又堅韌。如今,葦草之身已逝,但葦草之魂不倒。
黃宏嘉:“光纖”一生寫歲月
看電視、打電話、用電腦……如果沒有光纖傳輸信號,我們就無法享受各種媒體設備帶來的便利,無法看到、聽到更廣闊的世界。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您的貢獻。
您是國內研究光纖通信領域的先驅,發(fā)展了耦合波理論,提出了“超模式”概念,研制成功我國第一根單模光纖,創(chuàng)新發(fā)明了寬帶光纖“黃氏波片”。
1944年,在西南聯(lián)大就讀的您棄筆從戎,踏上戰(zhàn)場??箲?zhàn)勝利后,遠赴美國攻讀。
1949年,您在美國密歇根大學獲得工學碩士學位,卻毅然放棄了校方的挽留,冒著被國民黨軍艦襲擊的危險,踏上了歸國之路。
歸途坎坷,不忘初心?!拔覑壑袊恼麄€,不僅愛她的美德,而且甚至也愛她的貧困和不幸?!蹦f。
回國后,您迅速投身于新中國的微波與光纖事業(yè),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科研奇跡。
1964年,您嘔心瀝血的《微波原理》出版,成為我國第一本微波電子學專著,被國際研究界評價為一本“為中國人爭氣的書”。
調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與精密機械研究所任研究員后,您又發(fā)表了《從微波到光》,這是國內關于光纖可能用于通信的最早文獻,為中國光纖研究應用到通信領域打下了理論基礎。
1979年,您擔任上??茖W技術大學副校長,創(chuàng)建了國內第一個光纖研究實驗室。為了加快“單模光纖技術”的研究,您帶著團隊在實驗室里一待就是幾個月甚至半年。沒有先進的計算機設備,遇到比較復雜的計算,只能按著計算器一點點兒地算。
苦心人,天不負。您帶著團隊完成了400兆比特30.7公里的傳輸系統(tǒng),這是國內最早的光纖通信系統(tǒng),填補了我國在光纖通信領域中的空白,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
經(jīng)過兩年的攻關,您與上海石英廠合作研制出我國第一根單模光纖。這種纖芯的單模纖維只有頭發(fā)絲的十分之一粗細,能同時傳送上百萬路電話,比當時市內電話使用的同軸電話線大近萬倍。
“光纖通信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有什么關系?”2000年,對記者的提問您這樣回答:“說來也很簡單,現(xiàn)在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就是如何把光纖光纜送到你我的家中。那時,我們坐在由光纖送來的電視、電話和計算機等多種信號跟前,才算是真正享受到多媒體給大家?guī)淼母R?。?/p>
您一生專注科研,是一個純粹的科學工作者,用實際行動實現(xiàn)了人生的目標與追求。
您幾十年如一日,堅持過著簡單而又充實的科研生活,把鉆研學問和探求真理作為自己的終生愛好。
“我一輩子所要追求的也許就是一點光。光和熱是緊密連在一起的,有了光才有了熱,有了熱我們才又感受到光的偉大。光和熱就是這樣在相互交叉,相互融合?!?/p>
其實,您就是光和熱,雖已逝去,卻從未遠離我們的生活。
陳清如:“礦”世情緣傳英魂
“做學問要頂天立地——頂天,就要站在國際前沿,瞄準世界一流;立地,就要結合行業(yè)和產(chǎn)業(yè)需求,解決我們國家的重大問題?!蹦沁@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從業(yè)60余年,您堅持做“灰頭土臉”的煤炭研究,但心中從未忘記祖國的“藍天夢”。您發(fā)展出的“干法選煤”為世界煤炭高效清潔利用作出了突出貢獻。
長期以來,煤炭的分選以濕法為主,以水為介質,又稱“洗煤”。而我國三分之二以上的煤炭分布在西部干旱缺水地區(qū),這意味著濕法選煤難以采用,迫切呼喚干法選煤技術的出現(xiàn)。
為了解決這項世界性難題,您一頭扎進了干法選煤技術的研究中去。當時中國的科研水平還很落后,想要成功,幾近天方夜譚?!爸袊瞬槐韧鈬吮?,就算外國人搞不成,我們也一定要搞成。”在攻堅克難的科研之路上,您始終沒有放棄。
1990年底,正當干法選煤的研究和開發(fā)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時,您卻被診斷為腎癌。您跟校領導提了兩條意見:“如果癌細胞還沒有擴散,就盡快手術;如果癌細胞已經(jīng)擴散,就立即出院,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p>
左腎切除手術后20天,病情剛剛穩(wěn)定,您就堅決要求出院。沒休息幾天,您又坐火車趕往黑龍江省七臺河市。當時從徐州到七臺河需要38個小時,中途還要轉一次車。有人勸您坐飛機,您卻說:“科研經(jīng)費就這么多,能省一個就省一個?!?/p>
1994年,世界上第一個空氣重介質流化床干法選煤工業(yè)性試驗系統(tǒng)調試成功,干法選煤的“天方夜譚”就此成為現(xiàn)實,您也因此收獲了“干法選煤之父”的美譽。
教書育人,也是您一直熱愛的事業(yè)。您招學生與眾不同,在50余名碩博研究生中,礦物加工專業(yè)的只有20位,其他則涵蓋了數(shù)學、物理、機械、計算機、化工等各個專業(yè)。在您看來,多學科交叉的背景正是誕生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意的沃土,而把不同學科分散的力量集聚在一起,也能發(fā)揮不同特長人才優(yōu)勢,形成強大的科研團隊。
治學嚴謹、要求嚴格,是您的另一大特點。對于學生來講,求學的過程很苦。大到確定研究方向和學位論文選題,小到字句、標點符號,畢業(yè)答辯幻燈片的制作及時間控制,每個環(huán)節(jié)您都會嚴格把關。
在您的指導下,一批批高層次的創(chuàng)新專業(yè)人才快速成長起來,在煤炭資源潔凈加工利用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1998年起,您的學生趙躍民教授帶領團隊瞄準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繼承并發(fā)展了空氣重介質流化床干法選煤技術,提出了氣固流態(tài)化分選理論,發(fā)明了新一代干法重介質流化床分選機,開發(fā)出模塊式高效干法選煤工藝與裝備。2009年,以趙躍民為首的科研團隊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項目資助,并被評價為“代表了中國現(xiàn)今煤炭資源潔凈加工利用領域最高的科研創(chuàng)新水平”。
晚年,您還進一步提出了中國潔凈煤的戰(zhàn)略構想。從為科學研究踏遍礦山的不辭辛勞,到為培養(yǎng)學生的不停奔波,再到為潔凈煤技術的不斷探索,您的腳步從沒有停下,為祖國的“藍天夢”奮斗了終生。
陳文新:青山踏遍守初心
在您之前,根瘤菌——這個深藏在土壤中,和豆類作物根系共生、可以固氮改良土壤的微生物,在中國罕為人曉;在您之后,中國根瘤菌研究已碩果累累。
1954年,在您即將前往蘇聯(lián)學習時,毛澤東主席邀您去家里做客,給您講了豆科植物固氮是通過根瘤菌把空氣中的氮氣變成肥料,他說,工業(yè)和農(nóng)業(yè)都應該多利用空氣。這是您關于根瘤菌的第一課,也是您確立初心的一課。
自19世紀發(fā)現(xiàn)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以來,人們知曉了根瘤菌能在許多豆科植物的根或莖上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氣中的氮氣,為農(nóng)田生態(tài)系統(tǒng)提供其所需的氮,并在極大程度上改良土壤結構??墒牵鼍投箍浦参镉心男┕采P系,如何提高根瘤菌的固氮效率?您知道,有很多問題還有待研究。
然而,與遺傳學、基因工程等研究領域相比,根瘤菌在當時并不是熱門,甚至是個既艱辛耗時又偏僻生冷的方向,可是您堅信,這“冷學問”里有“大名堂”。
您的工作,是從野外調查和標本采集開始的。您曾說,“天山南北、五指山麓,只要有可供研究的素材,我就會去考察”。30多年來,作為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教授,您帶領學生走遍了全國700多個縣、市,采集的植物根瘤達到一萬多份,發(fā)現(xiàn)了一批耐酸、耐堿、耐鹽、耐高溫的珍貴根瘤菌種質資源,為根瘤菌研究攢下了一份厚厚的“家底兒”。
板凳要坐十年冷。1988年,經(jīng)過8年枯燥、煩瑣的實驗,您發(fā)現(xiàn)了根瘤菌的一個新屬——“中華根瘤菌屬”,這是第一個由中國學者發(fā)現(xiàn)并命名的根瘤菌屬。您還率領課題組在對2000株根瘤菌進行多相分類研究后,又相繼描述并發(fā)表了另一個新屬——“中慢生根瘤菌”和15個新種,占1984年以來國際上所發(fā)表根瘤菌屬的1/2、種的1/3。
幾十年青山踏遍,您始終想著,要讓這些看不見的微生物為國家為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
觀察到農(nóng)藥化肥的過度使用對土壤和環(huán)境的破壞,您知道,利用好根瘤菌—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是從源頭上解決氮肥污染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利用豐富的根瘤菌種質資源、成熟的根瘤菌篩選理論和技術,您帶領團隊和同事在北京、河北、山東、內蒙古、河南等地進行了多年田間試驗與示范推廣,實現(xiàn)了根瘤菌對豆科植物氮素需求的精準匹配。
“我過去做的是基礎工作,理論要為實踐服務,我不能讓那么多株菌老死在庫里。”您用拳拳之心訴說著對根瘤菌研究事業(yè)的不懈追求。
40多年來,您帶出了新中國一批又一批年輕的細菌分類人才。由您創(chuàng)立的中國農(nóng)大根瘤菌研究中心,也將繼續(xù)帶領我國根瘤菌分類研究的發(fā)展與進步。
吳祖強:走筆五線譜華章
“肩負著創(chuàng)造我國社會主義音樂藝術任務的作曲家們,主動地從熾熱的生活中吸取各種營養(yǎng)以培育自己高尚的情操,豐富個人的感情園地,并在創(chuàng)作活動中能夠始終與人民同呼吸,這既是避免作品陷入蒼白、冷漠,不能引起聽者共鳴和激動的困境的保證,也是每個為社會主義音樂事業(yè)而努力的我國作曲家的職責?!弊鳛橹髑?、音樂教育家,您曾這樣說。您一直醉心于中國社會主義音樂事業(yè),譜寫有著中國特色的美妙樂章。
您家學淵源,在父兄的耳濡目染下,您也走上了藝術的道路。“哥哥給了我深遠的影響。在我上五年級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我有作曲方面的天賦,就請音樂家張定和、盛家倫對我進行輔導,又支持我考入南京國立音樂學院理論作曲系繼續(xù)深造,即使是在他逃難到香港的日子里,還不斷地寄樂譜給我?!?/p>
您稱自己“生正逢時”,親歷和見證了新中國文化事業(yè)的起步和發(fā)展。您作為中央音樂學院學生會主席成為中國代表團的一員,參加了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開的第二屆世界學生代表大會,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青年出席的第一個國際會議。
后來,您成為新中國首批留蘇的3名音樂專業(yè)學生之一,進入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理論作曲系深造。
“你們是中國人,你們回去是要發(fā)展你們自己的文化的?!碧K聯(lián)老師的話,您一直銘記在心。
您的才華嶄露頭角,一曲以新疆哈薩克族民歌為素材編配的藝術歌《燕子》贏得贊嘆。1957年您創(chuàng)作了《C大調弦樂四重奏》,將中國民歌的情調與歐洲傳統(tǒng)和聲復調和諧地融為一體。當時,由莫斯科音樂學院4名教授組成的康米塔斯四重奏團一聽就非常喜歡,并去蘇聯(lián)國家廣播電臺錄制了這首曲子。
1958年,您以全優(yōu)的成績畢業(yè),并被選為留學生代表在畢業(yè)典禮上發(fā)言。那時,您立下回饋祖國的壯志豪情:“我回去以后,也要回到我們的音樂學院去教書。”
從莫斯科歸國后,您回到了母校中央音樂學院任教,后成為院長,并將“譜寫中央音樂學院這部偉大的作品”作為準則。
由您擔任音樂整體設計并作為作曲者之一的舞劇《魚美人》和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音樂,以高度的民族性和交響性成為中國舞劇音樂的經(jīng)典。您還將《二泉映月》改編為弦樂合奏曲,改編后的樂曲感人至深,被世界上許多交響樂團演奏。
同時,您堅守教師崗位,為中國的音樂界培養(yǎng)出了一批又一批國際知名的音樂家。您說過,教師是您最喜歡的頭銜,而學生們也是您最成功的作品。
無論何時,您從未忘記作為一名音樂人的責任。在國家大劇院建設時,您說道:“國家的某一部分的人士,他們應該有責任帶領大家來開展這個文化藝術活動,來宣揚這個東西,來引導群眾打開這條路子?!?/p>
而您,正是這群領唱者中的一員,繼承并宣揚中華文化,將中華樂曲傳向世界,您的信念化作樂章被永世傳唱。
戴永年:立德成學益于民
在您的辦公室里,常年掛著這樣一幅字:立于德、成于學、展于創(chuàng)、益于民。您說:“立于德,就是做任何事要有品德指引;成于學,就是人要有學知識、學做事的本領;展于創(chuàng),就是不能守舊,要敢于創(chuàng)新;益于民,就是要時刻想著人民。我向此而行,才有今天?!?/p>
您生于亂世,童年伴隨著戰(zhàn)火紛飛,但是嚴父慈母的關懷、老師們的授業(yè)解惑,為您搭建了一個寧靜而穩(wěn)定的家園。您始終保持著勤學上進的狀態(tài),“做有益于人民的事”的人生理想逐漸植根于心。
1947年,您進入云南大學礦冶系學習。因家庭拮據(jù),您在勤奮學習之余還找了一份家庭教師的兼職,勉強糊口。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您鍛煉出了吃苦耐勞、不向困境屈服的品格。
1948年12月,您加入了云南民主青年同盟——這個由中共云南地下黨直接領導的地下組織是一個進步青年的核心組織,吸納了大批優(yōu)秀進步青年。1949年7月,懷著為國家、為人民、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心愿,您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理想就此開啟。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您始終懷著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真摯情懷,在有色金屬領域不懈奮斗著。1954年,您進入昆明工學院(現(xiàn)昆明理工大學)工作,開啟了有色金屬教學與研究之路。1958年,在您的帶領下,昆明工學院組建了我國第一個真空冶金實驗小組。
1979年,您研制的內熱式多級連續(xù)蒸餾真空爐得到云南冶金局鑒定,這套真空爐相比傳統(tǒng)的電解法優(yōu)勢明顯——流程短、無污染、作業(yè)速度快,作業(yè)成本減少了80%還多。
從此,這項技術和設備很快在全國煉錫廠得到應用,并廣泛用于幾種金屬的冶煉,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自此,真空冶金技術開始走進有色重金屬工廠,并出口到了巴西、玻利維亞和東南亞部分國家。
科研之外,您從未放松過教學。您率先在國內開設了“真空冶金”的相關課程及實驗,培育了大批專業(yè)人才及技術骨干。即使身體條件已很差,您依然堅持給研究生上課。
您告誡學生們,無論是做人還是未來從事科學研究,都應該堅持“真、正、實”。您無數(shù)次強調,大學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正直、正派的品德和一種比較開放的思想,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做一個正派、有正氣的人,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做對人民有益的事。
您是這樣要求學生的,更是這樣要求自己的。為了做好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您經(jīng)歷了太多事情,從艱苦求學到投身民主革命,再到扎根大學,守好科研陣地,肩負起科技興國的重任,您的一生是懷抱赤誠之心、砥礪奮進的一生,是值得吾輩敬仰的一生。
李正名:一生為農(nóng)知中國
南開園里,您騎車的背影曾是師生們最熟悉的一道風景。從年少到晚年,您在校園騎車穿行了68個年頭。您是南開園里親切的“001”號大先生,也是中國綠色農(nóng)藥的先驅者。您曾深情地給一批本科新生寫信,希望這些“年輕的小友”,能夠繼續(xù)推動中國的原始創(chuàng)新和社會進步,擔負起偉大時代所賦予的神圣使命,為國家的繁榮昌盛交出一份使廣大人民滿意的答卷。
這句話既是您對青年的希冀,更是您一生的寫照。
1931年,您出生在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投身祖國科學事業(yè)是您兒時的理想。1953年,您放棄了在美繼續(xù)讀研深造的機會,成為新中國的第一批“海歸”,并在南開大學化學系攻讀研究生。三年后,您拿到了新中國成立后南開大學的“001”號碩士畢業(yè)證。
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農(nóng)民逐漸開始使用農(nóng)藥,但來源主要依靠進口,價格昂貴,農(nóng)藥生產(chǎn)急需大量專業(yè)人才。
聽從恩師、南開大學原校長楊石先的安排,您由元素有機化學轉向農(nóng)藥化學研究,自此一生與農(nóng)藥研究結緣。
扎根中國大地做科研、解決國家和人民的實際需要,您用一生踐行著承諾。
1962年,南開大學建立了中國高等院校首個化學研究專業(yè)機構——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開啟了我國有機磷農(nóng)藥研究的新征程。作為第一批中堅力量,您和科研人員沒日沒夜地攻關,把草稿紙上的化學分子式轉化成一批批國家急需的農(nóng)藥,填補了國家農(nóng)藥研究空白,實現(xiàn)了我國農(nóng)藥生產(chǎn)“零”的突破。
1980年,您在美國做訪問學者,學習研究解決農(nóng)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和前沿問題?;貒?,您集中精力開展了昆蟲信息素的研究工作,這既是無公害控制害蟲新型研究方向,也是世界農(nóng)藥研究前沿。您考慮將相關研究用于國內,卻發(fā)現(xiàn)成本太高很不現(xiàn)實。您放棄了“最先進”選擇了“接地氣”,立志要做農(nóng)民買得起的農(nóng)藥。
上世紀80年代,一場小麥銹病在我國西北地區(qū)暴發(fā)并迅速向全國蔓延。管用的藥被外國壟斷,價格炒到每噸100多萬元,農(nóng)民用不起,看著莊稼減產(chǎn)只能干著急。
您臨危受命,帶領團隊開始了高效殺菌劑FXN新工藝的研究,其成本僅為進口農(nóng)藥的四分之一。這項技術也成為農(nóng)藥學科中唯一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科技成果。
經(jīng)過20余年的努力,您帶領團隊成功創(chuàng)制了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綠色超高效谷田專用除草劑單嘧磺隆,打破了西方國家對我國的長期壟斷。
“單嘧磺隆在分子設計階段就選擇了低價化工原料,產(chǎn)品價格對一般農(nóng)民來說都可以買得起?!蹦f,“我們搞農(nóng)藥,一定要符合我們國家的國情。在不了解國情的情況下搞科研,科研可以搞得非常好,文章也寫得很有水平,但仍舊不能解決基層的實際問題?!?/p>
知中國,服務中國。您長期投身于農(nóng)藥創(chuàng)制基礎研究,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600余篇,出版著作8本,為國家指導培養(yǎng)了180多名研究生。
2021年10月4日上午,您在學生的陪伴下走完了90年的人生歷程,作為中國農(nóng)藥科學領域泰斗、南開師生敬愛的“001號”大先生,永遠地將背影留給了我們。
鄧小嵐:送教山村筑夢人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當“馬蘭花合唱團”用希臘語唱響《奧林匹克圣歌》時,這些從山村飛到鳥巢的孩子驚艷了世界。
在合唱團的背后,有您到鄉(xiāng)村送教音樂的動人故事。
“馬蘭的孩子走向世界啦!”那一刻,您最想把這個消息說給父親聽。
馬蘭是紅色的。位于河北省阜平縣城南莊鎮(zhèn)西部深山區(qū)的馬蘭村,曾是《晉察冀日報》報社所在地,也是第一部《毛澤東選集》誕生地。
當年,您的父親鄧拓任報社主編,在敵人掃蕩中一邊游擊,一邊辦報紙,在這里創(chuàng)造了“用八匹騾子辦報”的奇跡。
“我就是馬蘭人。”您出生后被寄養(yǎng)在馬蘭村附近的鄉(xiāng)村,在老鄉(xiāng)家生活3年,把這里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
賡續(xù)傳承,兩代情緣。父親留下的“馬南邨人”印章,母親傳給您的“馬蘭后人”印章,一直都是您案頭的珍藏,更是兩代人的馬蘭記憶。
1997年,您到馬蘭村探訪,覺得應該為村里做點兒事情。
一次偶然,您得知村里的孩子們都不太會唱歌。在您眼里,沒有音樂的童年是蒼白的。山村孩子的世界也應該是多彩的、歡快的。于是,您拿出退休金,動員家人湊錢,蓋了7間校舍,第一次讓馬蘭村的孩子們有了音樂教室。
您帶去6把小提琴,又搬去架子鼓、電子琴、鋼琴、長笛、黑管等樂器,從此,孩子們的童年變得有聲有色。
趕公交、換地鐵、乘火車,再換乘班車……從2004年開始,您就常年奔波于北京和馬蘭村之間,成了村里的第一位全才音樂老師,不但幫助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解決學費問題,還幫助村里搞起了紅色旅游。
18年來,您不僅教孩子們唱歌,手把手教他們演奏樂器,還啟發(fā)孩子們用生活中常見的勺子、鈴鐺和鋸條奏出動人的旋律,希望能用音樂幫助孩子們實現(xiàn)夢想、改變命運。
隨著孩子們對音樂的熱愛和進步,您成立了馬蘭小樂隊,在大山深處,歌聲響徹云霄,世界名曲回蕩。
“馬蘭的孩子一樣聰明,只是缺乏機遇和舞臺。”2008年10月,您帶領小樂隊第一次走出大山,來到北京演出,此后孩子們表演的足跡延伸到湖南、浙江等地的舞臺。
2013年,您又發(fā)起了“馬蘭兒童音樂節(jié)”;2015年,您親自設計、自籌資金,在學校旁的山坡上打造了一座浪漫的“音樂城堡”……
“人,因為持守而變得美麗?!蹦褪沁@樣的人。作為無私奉獻的音樂教育志愿者,您培養(yǎng)了200多名學生,其中10余人在大學就讀了藝術專業(yè),有的畢業(yè)后從事藝術教育。
馬蘭小樂隊的孫志雪,是馬蘭村第一個考取音樂專業(yè)的孩子,常說“鄧老師像一束光,啟發(fā)和鼓勵我們,走出一條更精彩的人生路”。
您就是照亮孩子們心路的光,永不黯淡,熠熠生輝。
(本報記者 董魯皖龍 梁丹 焦以璇 曹曦 張赟芳 實習生 霍怡靜 通訊員 藍芳 綜合整理)
《中國教育報》2022年04月05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